先后以设总组织设计完成了火力发电工程十余项,包括:沾化2×125MW油改煤工程、酒钢热电2×125MW技改工程、滕州电厂2×300MW供热工程、嘉峪关宏晟热电2×300MW工程等;以技术总监或副总工程师主持设计完成了火力发电工程二十余项,包括:华能莱芜电厂2×1000MW二次再热机组工程、中煤板集电厂一期2×1000MW工程、华能烟台八角“上大压小” 2×670MW新建工程、酒钢铝电4×350MW新建工程、大唐临清热电联产2×350MW工程、国家能源博兴电厂2×1000MW新建工程等。
主要获奖项目:
(1)华能莱芜电厂2×1000MW二次再热机组工程,获得2016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第一名),该工程还获得了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2018年燃煤发电项亚洲电力金奖、2014年度咨询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莱芜工程全貌
(2)中煤板集电厂一期2×1000MW机组工程,获得2016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和2017-2018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
板集工程全景
(3)华能烟台八角“上大压小” 2×670MW新建工程,获得2019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和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八角电厂全景
(4)华能黄台火力发电厂“上大压小” 2×350MW热电联产工程,获得2008年度山东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2011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2012-201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5)酒钢热电2×125MW技改工程,获得2005年度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EPC总承包金钥匙奖。嘉峪关宏晟热电2×300MW工程,获得2009年度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EPC总承包金钥匙奖。
(6)济宁市40MWp光伏电站(A厂)工程和国能龙江生物发电工程,分别获得2011年度山东省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从快速发展到全面领先:
山东院从1958年建院开始,一直处于国内火电设计团队的跟跑队伍。直到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后期,借助山东电力的快速发展,山东院团队不断进取,开始与各大电力设计院并驾齐驱;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国电力设计市场化快速起步和加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落地,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发模式为契机,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取得新突破。现在我们高兴得看到山东院各项指标已经处于电力设计咨询行业领跑集团(指标保持前三)。
刘金栋同志大学毕业就加入了山东院火电设计团队,他完整地经历了山东院从跟跑到并驾齐驱,再到逐渐领跑的全过程。山东院设计的火电机组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高温高压13.2MPa、535/535℃(125MW等级机组),九十年代的亚临界16.7MPa、537/537℃(300MW等级机组),本世纪初超临界24.2MPa、566/566℃(600MW等级机组),直到近期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31MPa、600/620℃(1000MW等级机组),机组的发电标煤耗也从320g/kWh降低到今天的250g/kWh,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山东院几乎是每十年就跨上一个大台阶。以华能莱芜、国投湄洲湾、中煤板集等样板工程的投产为标志,确定了山东院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华能莱芜电厂2×1000MW二次再热机组工程,是世界首台套百万等级620℃二次再热机组,是山东院人借助国家重大专项AP1000的研究思路,成功实施再创新的典范,也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因在山东院这支技术队伍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见证。在研发与设计过程中,从超高参数的材料应用到壁温测点设置的严格监控,从超长轴系震动的精确计算到模型验证,从高位集水塔到多水合一、超净排放等课题专项研究,无一不体现着我院创新能力的巨大成就。华能莱芜两台二次再热机组于2015投产,全厂热效率达到了48.12%,发电煤耗达到了255g/kWh,各项主要指标世界领先。
中煤板集电厂一期2×1000MW机组工程,是以山东院EPC总承包模式建设。自2016年投产以来,两台机组均实现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1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530天无非停,2号机组创造了百万千瓦168后不停机连续不间断运行148天的世界纪录,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国内领先。还有国投湄洲湾电厂2×1000MW机组工程,也是以山东院EPC总承包模式建设,打破常规设计次序和流程,设计与项目管理紧密配合,创造了湄洲湾精品工程。获得国际卓越项目管理金奖,这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电力项目。
成绩和荣誉只能代表着过去,要保持领先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近期国家能源政策的重大变化,使山东院又将面临新的挑战。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山东院将踏上能源转型发展的新征程,加快落实“向国际化转型、向清洁能源转型、向寿期服务转型、向智慧能源转型、向数字化转型”的五大转型发展措施,沿着“创新、创造、创业”和“走国际化道路、培育差异化优势”企业战略指引的方向,继续努力开拓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