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国动办、城管局、行政审批局:
为持续加强勘察设计行业监督管理,保障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山东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相关要求和山东省2024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暨跨部门综合监管抽查检查计划,2024年4月至11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省国防动员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24年全省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和质量“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本次“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对全省各设区市和部分县(市、区)勘察设计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进行了督导,结合信用评价结果和分级分类监管要求,组织专家对部分勘察设计单位和审查机构资质资格、市场行为,以及勘察设计成果质量进行了省级监督检查。全省共检查勘察设计单位1008家、审查机构66家、勘察设计成果512项,各地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
9月至11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国防动员办公室在各地开展自查工作的基础上,组织了2024年省级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和质量“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资信方面共发现89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满足资质标准要求,14家企业未按要求提供检查材料;质量方面抽查勘察设计成果115项,发现部分勘察设计单位在执行标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个别项目存在违反强制性条文情况;现场核验BIM示范项目36项,35项通过核验。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国防动员部门按照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国动办工作部署,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和《山东省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勘察设计行业强基转型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济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积极推广建筑师负责制,筹备成立济南市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师负责制专委会,推动政府和国有投资建设项目优先采用建筑师负责制。济南市国动办、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开展人防工程设计单位监督检查,加强人防工程施工图审查质量管理。青岛市国动办定期组织人防设计、审图、质监联席会议,形成人防工程设计审查质量闭环管理机制。烟台市、日照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总工会和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分别组织开展高品质住宅设计大赛和美丽村居民宿设计大赛,激发行业活力。日照市国动办规范勘察设计变更行为,编制“重大变更审查清单”,避免人防施工图随意修改,确保工程质量。淄博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坚持高位推动,提请市政府分别组织召开全市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和施工图审查工作座谈会,积极谋划行业高质量发展举措。临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提请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与隔震减震技术推广应用实施意见》,明确采用隔震减震技术的建设工程范围,细化各方主体责任,为推广减震隔震技术提供政策保障。临沂市国动办坚持平战结合导向,指导设计单位各专业强化校核,实现平时、战时一张图设计。滨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积极推行数字化监管,自主研发涵盖市场质量监管、信用管理、数字化联审、初步设计审查等内容的综合性勘察设计管理平台,逐步实现行业数字化管理全覆盖。
二、存在问题
(一)勘察设计主管部门工作方面。部分市行业主管部门未完全落实施工图审查信息“五公示、三报告”制度,在推动BIM技术应用、建筑师负责制、隔震减震技术应用方面缺乏有力举措。对勘察设计单位技术人员配置不符合标准、注册人员挂靠、施工图审查质量不高等问题监管力度不足。
(二)资质资格合规和市场行为方面。受市场环境影响,部分受检勘察设计单位存在注册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失、技术人员受聘于多家单位、专业负责人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个别勘察单位存在工程钻探劳务资质缺失、测试检测人员专业不符等情况。
(三)勘察设计质量方面。一是部分项目存在结构安全隐患。如枣庄市台儿庄中医院新院门诊医技综合楼项目纵向钢筋配筋率不满足规范要求。二是部分政府投资项目未落实装配式技术要求。如济宁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未按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三是部分项目设计不满足消防安全要求。如德州市德城区悦活养老服务中心3#老年康养楼项目,其开向公共内走廊的疏散门未满足关闭后烟密闭性能要求。四是部分项目人防设计不合规。如威海市金港融园项目坡道处框梁底与防护密闭门洞口顶的净距不满足人防门的安装要求,人防门无法正常开闭。此外,部分勘察设计单位对《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近年来实施的新标准、新规范理解深度和执行力度不足,存在执行相关条文不规范情况,未能充分发挥新标准规范保障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作用。
(四)BIM示范项目方面。现场核验发现BIM技术应用多为施工单位牵头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主体参与度不高。部分示范项目对实施过程中的照片和影像资料留存较少,未能充分体现BIM技术全过程应用的情况。部分示范项目未按照申报材料实现基于BIM技术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和设计造价一体化,BIM技术全过程集成应用仍需加强推广。
三、下一步的工作
(一)做好跟踪处理处罚。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要根据监督检查情况,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山东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督促相关单位做好整改,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确保完成工作闭环。限期整改企业未按要求整改的(见附件1、2),各地核实后汇总上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二)加大市场和质量监管力度。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的通知》(建办市〔2024〕52号)等要求,对全省勘察设计企业资质开展动态监管,依托“互联网+监管”方式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对未按期整改的企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服务监管与信用信息综合平台上标注“资质异常”,并按规定情形及程序推送全国平台集中公示。对检查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单位,各地要依托数字化审查系统,加强对相关单位勘察设计成果抽查频次,确保工程勘察设计质量。
(三)加强BIM技术全过程应用。落实数字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数字强省办发〔2024〕4号)等要求,积极申报全省BIM技术全过程应用试点,在造型功能复杂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大型公共建筑,采用工程总承包(EPC)、全过程工程咨询和建筑师负责制的项目,以及装配式建筑中,推动BIM模型数据在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的有效传导,逐步实现“一模到底”。
(四)加强工程勘察管理。全面实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监管,将信息化平台运行情况纳入监督检查范围,对通过信息化平台发现的企业弄虚造假行为实行约束惩戒。加强土工试验室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管理,适时开展工程勘察土工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评价。
(五)加强抗震设防管理。严格执行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把好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关。严格落实地震应急预案,常态化开展住建领域地震应急演练,提升地震应急处置水平。位于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县要加强抗震防灾规划的实施,依法在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中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
请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于12月31日前,将处理处罚情况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勘察设计处。联系人:类红、齐宬,联系电话,0531-51765176。
附件:1.限期整改企业名单
2.未提供受检资料企业名单
3.山东省建设科技(BIM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现场核验通过名单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国防动员办公室
2024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