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网站!

2024年度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大师讲堂暨山东省优秀建筑创作展及研讨活动成功举办

时 间:2024年09月29日 浏 览: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工作部署,共同推动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922—24日,由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主办,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创作委员会承办,山东大学和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协办的2024年度大师讲堂暨山东省优秀建筑创作展及研讨活动在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成功举办。

922日上午,“2024年度大师讲堂开幕,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创作创优委员会主任、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山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侯朝晖主持开幕式。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工程监察专员闫兴利、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设计处副处长类红、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副院长王少伟、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顾国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致辞嘉宾们表示,新时代对建筑师提出新的要求,并鼓励建筑师在交流互鉴中碰撞思想。

大师讲堂会场


 优秀建筑创作展获奖点评环节由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建筑学系主任王金岩主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宇,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冯正功,中建东北院总建筑师任炳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薛明对获奖作品分别进行点评。他们对于本次展览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建筑师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做高质量设计,为社会发展做出专业贡献。

讲堂系列研讨由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徐达主持,张宇、冯正功作主题演讲。

张宇大师以统筹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综合工作平台研究为题,阐明了城市设计概念从侧重形态塑造与城市功能布局,到强调人对城市空间的感受,再到多学科多领域综合发展的发展历程。他提出城市将成为变革的引擎,强调城市设计工作的价值,提出建立综合、具有普适性的城市设计平台的必要性,并通过实践案例展示了城市设计平台模型框架、平台构建原则、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1+1+x”综合工作平台的构成、平台的管理统筹工作内容、平台的制度建设和平台的运行效能。

冯正功大师以基于文脉的新空间为题,首先通过国内外城市案例分析,总结出全城保护和保护中发展这两条城市发展的两条主要路径,随后结合自身建筑创作对城市架构和历史记忆的保护进行阐述,具体分析了延续建筑的概念,并通过精彩的案例阐释了延续建筑的十条实践路径。

下午的大师讲堂主题研讨以建筑的属性——技术、艺术与社会为主题,由山东华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张立建、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冰主持,多位嘉宾作主题报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李文华教授以公共艺术:现状、探索与发展策略为题,介绍了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并以上合青岛峰会系列场馆、活动公共艺术项目等为例,展示了公共艺术在实践中的探索,并针对性地提出公共艺术发展的建议与策略。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五院院长、山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维东以从自觉到主动——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实践为题,提出了建设绿色、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的必要性,指出绿色医院建筑应采取以被动技术为主、主动技术为辅的设计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从场地、形体、空间和界面四个维度阐释了形体空间气候适应性机理。

中建八局(山东)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王俊义以方境石墨烯绝热不燃板技术分享为题,从国家标准和社会需求的提升出发,介绍了方境石墨烯绝热不燃板在保温材料界的创新和优势。

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山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润政以填充、扩展、更新——一座百年校园的设计实践为题,结合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青岛校区、中心校区的建筑设计实践,展现在不同的校园历史环境下的设计理念与策略,提倡设计应尊重地域文化与历史特点。

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山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郭立强以绿色思辨与地域实践——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寒冷地区建筑形态控制策略为题,强调建筑形态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寒冷地区传统建筑村落的气候适应性分析(充分利用自然能量),总结出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形体控制策略,并通过精彩的案例实践展示了以建筑师为主导统筹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全流程全专业整合设计成果。

                                                                                 主持人与演讲嘉宾合影

2024年度山东省优秀建筑创作展于922日至24日在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工程训练中心进行了为期3天的展出。本次展览汇集了来自省内各大设计机构和高校的近1600项建筑设计作品,数量创下历史之最。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我省广大建筑师搭建了交流与展示的广阔平台,激励了我省广大建筑师的创新精神,对于激发广大建筑学子的学习热情、繁荣全省的建筑创作、推动勘察设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电话

会员管理:0531-87087237

网站咨询:0531-87087239

客服一客服二公众号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