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网站!

高水平推进、高标准建设好房子

时 间:2024年01月10日 浏 览:

  刚闭幕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下力气建设好房子,在住房领域创造一个新赛道。建设好房子,目标清晰,靶向明确,在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中可以起到举纲持领的作用。同时,好房子概念通俗易懂,贴近人民群众生活,振奋民心,并体现了先立后破、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的工作思路。

好房子建设应有高标准

  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的原则出发,好房子建设应具有高质量、高品质、高效能、高匹配“四高”特征。

  好房子建设要高质量。作为人口规模巨大并拥有22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国家,我国每年仅满足新增刚需和存量折旧更新就需要8亿~10亿平方米的住房。同时,我国建筑建材生产与建筑运行过程的碳排放占到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为此,好房子的建造,一定要走绿色低碳智慧、基于科技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好房子,要从源头抓起,不仅要求建材高质量、施工高质量、配置高质量,使用与维护维修更新也要是高质量的,在房屋全生命周期都有很高标准的安全保障与质量维护体系。好房子并不仅限于新房,也可以是老房子升级改造出来的。好房子的建造与使用、维护更新,需要体现环保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有利于增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好房子成果要高品质。好房子应该是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功能上充分实现科技赋能,体现数字智慧技术的深度嵌入,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韧性。好房子不仅要房子本身的建筑品质好,更要具有舒适感和便捷性,智能家居、智慧物业、智慧社区,都是其应有的配置。好房子的好,离不开小区和社区的高品质物业及居住服务及周边齐全的配套。房子的高品质需要有制度保障,因此房屋体检要与城市体检有机结合,并有序建立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等相关制度。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不仅要有科技赋能、制度赋能,还要有文化赋能、历史赋能,历史传统与现代技术有机融为一体,让人身心愉悦、精神富足。好房子的空间布局,应该促进职住平衡,避免或尽量减少城市病的发生,并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同步协调发展。

  好房子治理要高效能。好房子的建造与维护涉及多部门多环节,需要城乡治理的高效能来保障,这就要通过加强数字化智能化的多层级多部门的网络化平台化协同治理,与城市治理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社会治理的活力提升与模式创新紧密结合。好房子在关系融洽、互敬互爱的小区、社区里才会真的感觉好,为此需要有效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好房子使用与维护更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开展共同缔造,积极推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共建共治共享。

  好房子供需要高匹配。好房子要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满意度认可度为最终评判标准。需要强化大数据的积累和大模型AI技术的运用,实现对人民群众好房子及居住多维度需求的精准识别,深度加强人民群众在住房及小区、社区乃至城区的规划参与和谋划布局,同时切实落实“人房地钱”联动机制,努力实现从“以供定需”到“以需定供”的转变。

好房子推进应具高水平

  住房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依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政治的内在要求和响应共同富裕的导向,好房子的高水平推进应该体现出高可及性和高均衡性。

  好房子不是少数人受益的好房子,而是人民群众都可及的好房子。这体现在好房子在供给上充足而具有可得性,在空间上易到达而具有可达性,在制度上具有无排斥性,在成本上具有广泛可承受性,在品质功能上符合期待而与使用者之间具有适配性。只有实现人人安居宜居优居,人人都通过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适宜住房条件和美好居住环境而得到发展赋能,才算完成中国式现代化所要求的好房子建设任务。

  好房子的配置要努力实现高均衡性。居住资源的差距,是社会差距的重要体现。消除居住资源的过度差距、从而减少发展资源的分化和缩小发展起点的差别,本身也是好房子建设的内涵之一。但也要注意,均衡性并不代表均等性和无差别性,而是强调在基于社会广泛认同的公平公正原则下将差距缩小在合理的可接受范围内,均衡性是差异性和均等性的合理统一。事实上,对好房子的需求是高度多样性多层次性的,受地域影响也很大,在不同生命周期也是不同的,要“因城而变”“因时而变”,为此不同的价格下可以有不同标准、满足不同好房子预期的好房子。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好房子推进的高可及性、高均衡性,是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体现及重要基石。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可有力增加住房困难群体对好房子的可及性,并与城市更新、“平急两用”工程有机结合,可有效改善好房子空间布局的均衡性。可以说,“三大工程”都是“好房子”建设体系的组成部分,都需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来高质量推进。

(来源:《中国建设报》)

电话

会员管理:0531-87087237

网站咨询:0531-87087239

客服一 客服二 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