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网站!
首页 > 大师风采 > 正文
    叶胜林

叶胜林

以匠心雕琢大地,用坚守铸就永恒

       叶胜林,男,1973年11月生,2022年首批山东省建筑工程大师,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山东建勘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总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监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和咨询工程师。

简介

       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从事过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施工、岩土工程设计和岩土工程咨询工作,是岩土工程一体化的有力践行者,技术全面,业绩突出。共承担和审核了500余项岩土工程勘察项目、400余项岩土工程设计项目、200余项岩土工程施工项目和20余项工程咨询项目。所承担的工程有91项次获得国家、行业、省优秀工程奖,其中,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3项;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22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20项。
      在从事技术质量管理的同时,注重科研创新,主导了省级基坑与边坡研究中心的申报及建设;获10项发明专利和32项实用新型专利;主编6部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参编8部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获5项山东省施工工法;发表论文18篇;出版专著1部;获山东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和山东省住建系统科技成果竞赛奖11项。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省勘察设计协会、土木协会的各项活动,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认可,获得山东省建筑工程大师和山东省杰出青年勘察设计师等荣誉称号;被聘为中国勘察协会行业技术咨询等多个专家库专家和山东省地下空间工程等多个专业委员会委员。
典型项目介绍:
1)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飞行区岩土工程勘察: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通过二期改造,飞行区等级从4E 提升到国际最高等级4F,可满足空客 A380 等宽体客机的起降,及年旅客吞吐量 4300 万人次要求。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通过多种勘察手段查明了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全面充分,对场地液化土、坑塘及大面积软土处理和地基基础方案提出了合理建议,保证了项目顺利实施。

2)济南绿地.普利中心项目裙楼基坑及地下通道支护设计: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济南标志性建筑,由主楼和裙楼组成,主楼地下3层,地上63层,高300米,因有军用光缆需保护,地下分为两部分,自负二层采用地下通道相连。该项目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复杂,基坑深度12.8m,支护设计难度大,特别是通道顶部有军用光缆通过,不得挪移和破坏。地下通道采用了管幕顶托+内支撑的支护方式,为济南市首次采用;裙楼基坑采用了桩+内支撑及桩锚支护;降止水采用管井降水+支护桩桩间高压旋喷截水帷幕方式。经过基坑开挖验证,各项监测数据正常,基坑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没有对周边环境(尤其是保泉)产生不良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烟台阳光100城市广场二期基坑支护设计:
项目位于烟台市芝罘区海港路北段,北马路南侧。建筑面积约327250m2;地下4层,7座塔楼地上18-47层,基坑开挖深度为16.67~19.17米,距海仅200m,地层强度总体较差,且分布有较厚砂层,渗透性强,与海水有强水力联系。
  基坑采用了桩锚支护。结合场地地层和周边环境,锚杆分别采用了自钻式、高压旋喷和普通施锚杆工工艺。基坑水位降深达14.8~16.8米,采用了管井降水,为了降低降水难度,减轻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基坑周边设置二重管高压旋喷桩与支护桩搭接形成截水帷幕,帷幕外侧布设回灌井。采用了小桩(相对而言)密植支护设计措施,有效减小桩间净距,增加了帷幕桩搭接,保证了帷幕质量。
基坑自2017年8月开始施工,至2022年5月全部回填,在基坑开挖及使用期间,止水帷幕质量良好,漏水点少,基坑安全稳定,位移均在25mm以内,周边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未出现破坏性变形。

4)山东济宁九龙贵和购物广场改造项目咨询
山东贵和房地产有限公司收购了原济宁北湖宾馆,并对其进行改造,原宾馆塔楼将保留,塔楼为地上24层,地下2层,天然地基箱型基础,基础埋深9.20米。依据新规划,塔楼周边接建2层地下室,开挖深度与塔楼原基础埋深相当,即全部挖除既有塔楼周边土体,取消了塔楼侧限及周边土体对地基土的反压作用,地基强度大幅下降,存在塔楼整体失稳的风险。
考虑地基土在塔楼荷载下的超固结作用,结合塔楼的地基沉降量、基坑回弹量、基坑隆起量估算,详细分析了塔楼周边土体剥离后的地基强度,得出了“塔楼周边土体剥离后地基强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地基所受荷载约为极限承载力的0.73倍,地基不会整体破坏,虽会产生一定附加沉降量,在制定应急预案前提下可以直接开挖”的结论,提出了“分层均匀开挖、加强监测,必要时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建议,为本工程的改造设计及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改造工程自2012年11月开始,至2013年8月完工,基坑回弹量、深层位移量及塔楼沉降变形量均在估算范围内,地基土及塔楼本身均未发生破坏性变形,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电话

会员管理:0531-87087237

网站咨询:0531-87087239

客服一客服二公众号返回顶部